毕业设计(机制)(414336)教学大纲
01.教学单位名称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02.实践环节名称
毕业设计(机制)
03.实践环节代码
414336
04. 实践环节学时
14周
05.实践环节学分
14学分
06.实践环节性质
必修
07.实践环节开设学期
第7、8学期(7学期分散进行,8学期集中进行)
08.实践环节面向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09.实践环节教学目的与任务
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一种综合性工程实践训练,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重要环节,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前的实战训练,是培养合格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至关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任务
学生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题目,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或论文,正确绘制机械工程图纸或独立撰写一份毕业论文,并绘制有关图表。
知识要求
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应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分析与解决工程问题。通过学习、研究与实践,深化理论认识、扩展知识领域。
能力培养要求
学生应学会依据技术课题任务,进行资料的调研、收集、加工与整理和正确使用工具书,要求阅读中外参考文献不少于20篇;培养学生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的程序、方法与技术规范,提高工程设计计算、图纸绘制、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实验、测试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知识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素质要求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应能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在工程设计中,应能树立正确的工程意识、经济意识和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与全局观点。
毕业设计的选题
(1)选题必须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有利于学生达到巩固、深化、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训练。
(2)在满足教学要求及对学生技能训练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结合生产实际或科研的课题。如果实际课题不足时,也可以选择少量具有代表性的模拟课题,但要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
(3)课题的确定应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题目的大小和难易要适当,应以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可以完成为宜。
(4)毕业设计课题分为工程设计类、工程研究(论文)类。做论文类课题的学生比例应不大于该届毕业生总数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