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93175部队(简称“93175部队”)的支持和见证下,吉林大学航空航天工程研究院(简称“研究院”)与中国民用航空东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吉林分局(简称“吉林空管分局”)在长春签署合作协议,推动低空监管保障系统建设。系统建设将依托吉林大学技术优势,打通军航、民航及地方的空域管理壁垒,为万亿级低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飞行监管保障新范式。
研究院将与吉林空管分局协商共建“服务-指挥-监管”一体化平台,推进通航服务站的拓展,开发低空飞行活动监控平台,以及目视航图等低空安全服务保障系统。研究院承担建设规划实施,以及技术规范和技术攻关;吉林空管分局依托现有的保障系统,充分发挥资质健全的专业保障队伍和扎实的安全运行管理体系优势协商共建低空监管保障系统;93175部队通过规范空域管理,指导系统建设,构建军民协同保障机制;吉林省新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具体实施。
会上,吉林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郑福胜介绍了吉林大学在低空领域的学科优势和师资队伍情况,并提出了系统建设实施规划。研究院执行院长赵敏汇报了具体实施方案。吉林空管分局于忠海副书记详细介绍了吉林空管现状和规划。93175部队杨晨参谋长指出,低空经济是国家明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发展低空经济战略部署的重大意义,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保障,希望吉林空管分局和吉林大学加大合作力度,夯实低空空管基础能力,构建完备低空管理体系,助推吉林省低空经济领域健康有序发展。
低空监管保障系统建设将为低空飞行活动的军民融合发展、空域资源优化、产业集群培育提供飞行基础保障,助力吉林省打造辐射东三省的低空经济枢纽。
出席此次签约仪式的还有93175部队航管气象科科长刘长明,研究院产业院长、吉林省新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温思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