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412612)实验教学大纲
01.教学单位名称: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02.实验中心名称:工业工程实验室
03.课程名称: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
04.课程代码:412612
05.课程类别:专业课
06.课程性质:必修
07.课程学时:36学时,其中含实验4学时。
08.课程学分:2
09.面向专业:工业工程
10.实验课程的教学任务、要求和教学目的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开设的实验旨在以制造类生产企业为应用核心,结合现代仿真软件,对生产制造领域内的离散事件及连续事件进行仿真模拟及分析。该门课程的实验通过对仿真方法、数学建模及试验模拟等理论的深入研究,采用机上模拟及实际实验等方式,实现对排队系统的设计及优化,同时,也可对不同仿真结果进行评价。该门课程的实验具备事前模拟、事中监督和事后检验等功能,是现代工程师必须掌握的应用技能与方法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对生产系统的运作具有初步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编程技巧,同时,还应具备建模、数据统计等理论基础。学生应采取理论学习与上机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
通过本门课程的实验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下列基本理论:仿真基本理论;仿真中所用到的概率统计理论;基本仿真建模方法及步骤;对仿真结果的评价;了解下列知识:基本建模理论及方法;计算机仿真语言;掌握下列基本技能:能够按要求进行上机实践,针对不同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及仿真模型,进行模拟仿真,并能初步分析仿真结果;初步掌握下列基本技能:能够综合分析实践中的一般问题;能够设计仿真流程。
11.学生应掌握的实验技术及实验能力
本课程安排的排队系统实验,可以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
(1)明确仿真软件的应用领域、现存的优缺点;
(2)熟悉仿真软件的建模仿真过程;
(3)深入分析典型生产系统,熟悉相关理论;
(4)正确建立数学模型,设定相应参数;
(5)基于仿真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
(6)对仿真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