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精度设计基础(412205)实验教学大纲
01.教学单位名称: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02.实验中心名称: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03.课程名称:机械精度设计基础
04.课程代码:412205
05.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06.课程性质:必修
07.课程学时:36学时,其中含实验6学时
08.课程学分:2学分
09.面向专业:机械工程、工程力学、工业工程、车辆工程、工业设计、能源与动力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交通运输专业、包装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10.实验课程的教学任务、要求和教学目的
《机械精度设计基础》课程实验的内容是针对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检测环节而设置的,是完成机械精度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机械精度检测的基本内容即尺寸误差、几何误差、表面粗糙度、齿轮精度的检测方法;了解各主要检测仪器的结构与原理;以及根据测得数据评定零件的合格性。通过本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解决机械工程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的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实验课程要求如下
(1)了解各项公差指标所采用的检测仪器名称、结构和检测方法;
(2)掌握各检测仪器的操作方法,正确地记录检测数据;
(3)掌握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及合格性判定准则;
(4)深入理解和巩固理论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11.学生应掌握的实验技术及实验能力
(1)掌握机械零件尺寸误差测量基本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具体为掌握使用长度测量仪测量V型块的两平面间距离的方法和步骤;掌握使用测绘投影仪测齿形链孔径的方法和步骤。
(2)掌握机械零件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具体为掌握使用便携式粗糙度测量仪测量泵体及轴表面Ra、Rz值的测量方法及操作步骤。
(3)掌握机械零件几何误差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具体为掌握三坐标测量机硬件、软件系统,测量减速器箱体结合面平面度、箱体孔同轴度、轴圆柱度、直线度、键槽对称度等;掌握基于打表法测量阀体的平面度、平行度的方法和步骤;掌握应用合像水平仪测量导轨直线度的方法和步骤。
(4)掌握齿轮精度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具体掌握:应用万能测齿仪进行单个齿距偏差、齿距累积总偏差测量的方法和操作步骤,以及数据处理过程;掌握数字式单盘渐开线测量仪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方法。